信息公开
网站地图

2015年上海市高职高专教学研究会课题研究指南

发布时间:2015-06-15浏览次数:115

附件1:

2015年上海市高职高专教学研究会

课题研究指南

一、总论

1. 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下的高职院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 基于“平台+模块”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施探索

3. 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机制缺失及完善

4.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规范和有效实施分析

5. 生态学视野下的高职高专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6. 谈高职院校以教学为手段的立德树人的方法与途径

7. 浅析立德树人与高职素质教育的互动共振

8. 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

9.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达成与课程考核研究

10. 基于双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考核模式探索

11. 构建符合高职定位的现代教学管理制度新体系

12. 论高职教育的职业定位与技术定位

二、师资队伍建设

1. 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

2. 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关系探讨

3.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本源、取向和策略

4.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及教育质量保障探讨

5. 跨界合作理念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6. 多能合一”型高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路径研究

7.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要素探究

8. 论高职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认证与培养

9. 高职教学管理中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监控机制研究

10. 高职科研与技术服务的现状及对策

11. 从集成创新视角探究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

12. 提升高职院校科研社会服务能力的探索

三、教育管理

1. 高职教育管理生态环境的改革与创新

2. 中高职与应用性本科协调发展视角下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3. 基于终身教育理念下的现代职教体系构建

4. 本科与高职衔接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5. “专本衔接、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

6. 构建上海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和探索

7.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制度配置与政策创新

8. 高职高专“专业法人”制度的多学科视角研究

9. 对高职院校间开展学分互认的探讨

10. 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上移:现实与前瞻

1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动因与路径研究

12.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长效机制的思考

13. 投融资视角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探讨

14. 高职院校融资渠道多元化及优化研究

15. 关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高职院校自身合作能力建设

 

四、评价标准

1. 企业用人标准与学生评价标准结合的研究——以高职高专xx专业为例

2. 关于构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3. 构建体现政府元评估元素、适应上海经济特色的高职教育评价标准

4.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指标体系研究

5.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 构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的内涵和理论依据分析

7. 高职院校效能论——特色院校建设的改进战略

8. 根据不同课程类型构建高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9. 高职院校学生真实性评价标准的设计

10. 高职院校实践课程的形成性评价研究与实施

11. 浅谈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标准化的建设——高职教育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12. 人文视阈下的高职生职业价值评价标准探析

13. 基于多元互动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探析

14. 校企合作视野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的构建

五、产教深度融合

1. 高职院校校企深度融合的探索和实践

2. 高职院校构建校企深度融合办学模式探讨 

3. 校企深度融合下的高职院校xx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4. 校企深度融合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探讨——以某职业院校为例

5. 高职院校校企资源深度融合的探索

6. 管理融合、产教融合、科技融合、文化融合“四融合”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践

7. 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融合

8. 高职院校“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

9. 基于“教学工厂”模式的高职校企文化融合实践探索

10. 校企"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路径研究

六、贯通培养

1. 纵向衔接,横向沟通,贯通职业教育人才“立交桥”

2. 我国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探析

3. 中高等职业教育贯通培养模式的制度与实践——以上海为例

4. 中高职贯通课程体系的一体化设计——以xx专业为例

5. 试以协同学理论探索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方案——以xx专业为例

6. 长三角城市圈“中—高—研”职业教育体系设计研究

7. 中职、高职与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比较研究

8. 论职业大学教育的地方性与应用性人才培养

9. 基于职教联盟视角的中高职衔接“创新与对接”

10. 本科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分段培养模式探讨

11. 美国教育“立交桥”建设的特点及启示

12. 政府作用视角下中、高职有效衔接的路径选择

13. 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动因、内涵与路径选择

14. 职业本科专业课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研究

15.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的衔接途径

16. 基于教育分类与人才分类的技术本科教育探讨——兼论高职院校升本后的定位问题

七、一凭多证

1. 高职院校“教学·竞赛·证书”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 以就业为导向的双证书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3. 如何落实职业院校“双证书”制度——职业院校内部的视角

4. 台湾技职教育对上海市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5. 英国BTEC教育模式在上海的实践研究

 

八、其他

1.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有效管理的实践与研究

2. 欧洲资格框架与职业教育国际化

3. 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动因、内涵与路径选择

4. 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

5. 我国高职招生变迁与未来发展方向

6. 借鉴德国双元制,加快我国高职院校招生制度的改革

7. 注册招生制度下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8. 基于生源危机视角的高职院校竞争力研究

版权所有 ©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水产路2859号 邮编: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