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网站地图

关于编制课程教学进度表的指导性意见

发布时间:2015-10-31浏览次数:101

  课程教学进度表是任课教师依据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课程教案的重要依据。课程教学进度表将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含课程实验实训等课内实践环节),按人才培养计划课时进行合理分解与安排,不仅规定了课程的进度,而且对每个周次课时的教学内容、课外作业、课内实践项目等都要有明确的安排,可以对同一门课程的多位任课教师起到规范指导作用,达到同进度、同要求,并保证基本教学质量。
  一、课程教学进度表的编制依据与具体要求
  编制课程教学进度表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教学大纲”和学期课表.
  编制课程教学进度表的具体要求如下:
  1、课程教学进度表上的课程名称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上的课程名称必须完全一致。
  2. 课程教学进度表上的总课时、讲课课时、实践课时应该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上的课时保持“相对一致”。遇国定假日,进度表要反映出来,教学安排中可通过调换课或适当调整授课内容,保证总课时数满足教学要求。
  3. 课程教学进度表的教学进度应与所教班级当学期的课程表一致。
  4. 课程教学进度表中不仅要对理论教学内容作安排,还要对包含在课程内的实验实训等实践环节作安排,按顺序将实践项目名称填写在教学内容一栏内。课程课内实践环节的总时数应与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中的时数一致。
  5. 有期中考试的课程,应将期中考试所占课时列入课程进度表,期末停课前占用课内时间进行总复习的也应列入课程进度表。但是期末考试的考试时间不列入课程进度表的课时内。
  二、课程进度表“表头”、“表尾”的填写要求
  课程进度表应按学院统一发放的表格样式填写。首页上方印有“表头”,最后一页下方印有“表尾”,即总课时数与签字栏。“表头”上要严格按照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正确填写该课程开课的学年和学期,课程名称,学期学时(含讲课学时、实践学时、其他)、开课班级,任课教师、教材名称、出版社等。
教学进度表每学期由专业主任安排所聘任课教师编写;上交后再由专业主任依据课程教学大纲进行初审签字,由系主任对该教学大纲进行审核认定签字,最后交教务处核定。

  三、课程教学进度表栏目设置及填写要求
  课程教学进度表共设置了8个栏目,各栏目填写要求如下:
  1、周次  指该课在第几周上课。周次号及单双周一律以每学期的“校历”为准。
  2、月/日  指每周每次上课的具体时间。
  3、教学时数  指每周次课的授课时数。一般每周次课时数都应相同,如果每周次学时数有所区别也应如实填写。
  4、教学形式  分理论、实践和其他。其他可包含节假日或考试等。
  5、教学内容  此项要求填写得详细具体一些,不能只写一个章节名称,在这项中应标明本周次的主要教学内容名称,项目对任课教师编写教案(课时授课设计)起到指导和规范作用。其中,课内实践部分的项目内容应在课程教学大纲中体现。
  6、课外作业 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要求,原则上每次课后都应有一定的书面作业,但一定要确保合理的布置作业的频度和作业量。作业要求写明教材上的题号,如为补充题或自编习题集上的题也应详细标明。
  7、实践指导老师  体现课内实践项目需分组教学的实践指导老师。
  8、实践地点  课内实践学时要有具体的实践地点,按课表写明楼和室。
  四、课程进度表的使用与归档
  每位任课教师人手一份(均可用打印稿或复印稿)。一门课程在同一学期中若有多个班级同时开课,应保持各平行班该门课程进度基本同步、内容基本一致、作业要求相同。但各班的教学课表不同,原则上仍需编制不同的课程进度表。教师每次上课时必须将课程进度表和教案、教材、多媒体课件等一并带进教学地点。此外,各系部需将课程进度表的电子稿发送给教务处以供上网。网上的课程进度表应向全校师生和教学管理人员公开,以便教学监控与检查,同时让学生了解教学进程,也有利于学生做好预习和自学。纸质版由专业主任、系主任审核签字后交教务处。

版权所有 ©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水产路2859号 邮编: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