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系 专业 年级 班
本学期学时数64(其中讲课 48学时,实训/实验 16 学时,其他教学__学时)任课教师
教材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主编 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次 |
月/日 | 教学 时数 | 教学形式(学时数) |
教 学 内 容 (实践内容填写项目名称) | 课外作业
| 实践 指导教师 | 实践 地点 | ||
理论 | 实践 | 其他 | |||||||
一 |
| 3+1 | 3 |
|
|
|
|
|
|
二 |
| 3+1 | 3 |
|
|
|
|
|
|
三 |
| 3+1 | 3 |
|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四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 P33 2、5 |
|
|
四 |
| 3+1 | 3 |
|
|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 P55 2 |
|
|
五 |
| 3+1 | 3 |
|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以自学为主)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
P74 3 P91 2 |
|
|
六 |
| 3+1 | 3 |
|
|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 P110 3 |
|
|
七 |
| 3+1 | 3 |
|
|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以自学为主) | P126 4、5 |
|
|
八 |
| 3+1 | 3 |
|
|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
|
|
|
九 |
| 3+1 | 3 |
|
|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1学时) 期中考试(2学时) | P143 4 |
|
|
十 |
| 3+1 | 3
|
|
|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
|
|
|
十一 |
| 3+1 | 3 |
|
|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
|
|
十二 |
| 3+1 | 3 |
|
|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P178 3、4、7(改动 |
|
|
十三 |
| 3+1 | 3 |
|
|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二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 P195 3
|
|
|
十四 |
| 3+1 | 3 |
|
|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第一节 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第二节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 P213 3
|
|
|
十五 |
| 3+1 | 3 |
|
|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以自学为主) 第四节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以自学为主)
| P237 1 |
|
|
十六 |
| 3+1 | 3 |
|
|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第二节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期末复习 | P253 3 |
|
|
十九 | 6/30
|
|
|
|
| 期末考试 |
|
|
|
占总课时数% | 75 | 25 |
|
| |||||
备注:实践教学活动另见实践教学计划 |
专业主任审核 (签名) 教务处审核
系主任复核 (签章) 填写日期 2014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