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
《国航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162
课程编号: GS20482
大纲执笔人:沈四林 大纲审核人: 日期:2011.12.18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是培养面向现代国际航运物流服务业第一线,具备国际航运及相关企业管理能力,具有英语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适岗快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是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必修实践课程。该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综合应用国际贸易、国际货运代理与航运管理、船代、船务和物流管理实务操作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解决国际物流中的综合业务的操作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训,学员必须要达到具备在国际贸易、国际货运和国际货运代理与航运管理、船代、船务和物流管理等部门的就业实践岗位工作的能力。具体的就业企业和岗位如下:航运公司操作部、单证部、租船部、运输部、箱管部、客户服务部、市场部、商务部等。可从事的工作岗位:船舶调度、船舶租赁、集装箱跟踪、船公司收入管理、船公司支出管理船代船务调度、船舶外勤、货代市场销售、客户服务、单证操作、海外代理、散货操作等。
第5学期下半学期和第6学期安排学生到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带着指导教师布置的毕业设计任务进行实习,采用远程指导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校内专任教师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并在条件具备的单位安排业务主管作为实训教师对学生进行业务培训、毕业设计辅导。专业教师和就业办人员定期到顶岗实习人数较多的单位进行回访,与实习单位进行沟通,并推荐优秀毕业生到该单位就业。
实践教学是国际航运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环节。为适应国际和国内航运市场对操作型、技术型人才的要求,本专业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校内实训基地教学:系统训练揽货、现场组织、报关、商检、保险、订舱、单证制作等能力。
2)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与几家货运代理公司和船舶代理公司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学生直接参与经营租船、货运代理业务、揽货、订舱、运价谈判、现场业务等工作。学生真正以职员身份与客户接触,并对自己的工作负全责,最终将工作业绩考虑进入专业理论课成绩。
3)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背靠中海物流、鹏达船务、上海畅联物流公司,定期举行校企交流。让学生了解市场现状、了解企业需求。
通过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实训环节的教学要达到两个层次的教学目的:
1.掌握:掌握航运管理、船务管理、船代服务、船舶管理和国际货运代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船舶进出港的程序、船代方法、常用各种商务单据、货运单据及船舶使用的各类单证的制单方法和船舶的经纪人等。
2.运用:能够针对典型国际海事、国际货运代理案例,综合运用所涉及的相关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面向专业
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
三、课程基本要求
(一)实践性教学特色
实践教学是国际航运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环节。为适应国际和国内航运市场对操作型、技术型人才的要求,本专业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学生每学期都在国际航运开放实训中心进行揽货、报关、船舶调度、保险、船舶运营、单证制作等相应模块的实训,学生的实操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也加深了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一)知识要求
要求学生在实训前对国际贸易、国际货运代理、报关实务、航运管理和物流管理等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有比较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①在培养学生文化基础知识上着重于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培养以及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操作技能的培养,达到专业管理人材应具有的能力。
②为学习专业课和掌握专业技能,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打好基础。
③专业基础课与技术理论专业知识,为具有专业技能、掌握航运管理专业工作打好基础。
(2)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实训,在具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要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国际航运专业领域实际工作需要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2、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的能力。
3、需要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4、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体魄。
5、掌握国家对外经济贸易的方针、政策和国际航运的有关法规、公约、惯例;
6、全面了解各种运输方式和世界航运市场、航线、港口及相关规章制度;
7、具有扎实的国际航运商务基础知识,能够适用现代国际航运商务技术;
8、掌握必备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在航运商务操作方面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9、熟悉航运物流企业的货运代理、船舶代理、理货、保险等工作流程;
10、掌握较强的英语沟通能力;
11、综合能力。能够针对国际和国内物流生产实际,综合应用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参与生产实践,并能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生产中的报检、报关与国际货运操作。
四、课程基本内容
综合实训是国际航运专业学生的重要综合实践环节,各实训指导老师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自己讲授课程的具体情况制定综合实训方案。实训内容包括:
1.以国际货运制单技能为主的综合实训,实训对象应选择不低于国家职业资格实务考核要求具有一定难度的原始单据。针对不同种类运输方式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及制单流程编制,完成草单,审核单证及纠错,最终完成正式单证等训练。实训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为就业打基础。
2.以国际物流操作流程为主的综合实训,各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实训室的相关软件所设计的流程,选择情景,让学生进行流程模拟,集人际沟通协调、团队合作和完成工作任务为一体的综合实训,突出高级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目标。
3.以电子申报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训,利用实训室安装的报关报检软件,组织学生结合企业实际,拟定专门项目,进行综合实训,实训内容包括商品归类、报关报检电子单证的录入、数据的暂存和提交,训练学生信息采集、处理,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操作能力。
另外,各指导老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以商务英语、货代英语、数量统计分析能力、基层管理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训。
五、前修课程要求
《综合实训》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最主要的实践环节,以《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报关实务》、《货代英语》、《集装箱运输实务》、《物流法律法规与实务》、《外贸单证》、《物流信息系统》、《航空货运代理》、《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为理论基础,并结合国际和国内物流生产实践来实现本专业的实训教学环节。
六、学时/周次分配
序号 | 项目(阶段)内容 | 要 求 | 形 式 | 学 时 |
1 | 国际货代实训 | 准备相应软件和实训材料 | 计算机仿真 | 54 |
2 | 集装箱运输实训 | 准备相应软件和实训材料 | 计算机仿真 | 36 |
3 | 外贸单证实训 | 准备实训场景及材料 | 情景实训 | 54 |
4 | 报关、报检实训 | 准备相应软件和实训材料 | 模拟操作 | 18 |
注:形式栏目主要指认识实习、实验、计算机仿真、模拟比例仿真、单项课程实训或综合专业实习等
七、教学文件、实习(训)指导书及主要参考教材
各实训项目指导教师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和流程论证,确定实训项目的最佳总体设计方案、主要环节、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如报关报检流程图、国际货运代理流程图、保税仓储作业流程图等,提出项目要求,并编写相应的实训项目指导书。
八、考核的组织与成绩评定
综合实训的考核由各指导教师根据项目教学要求的具体情况组织考核,考核成绩由出勤、实训表现,技能操作水平等综合确定。
2011年 12 月 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