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三届五次教代会材料之三 |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2018年薪酬改革方案及工作汇报
指导思想:
1.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增加对教职工的直接投入,是对学校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开发;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吸引、稳定教职工队伍;
3.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发挥正向引导和激励机制;
4.工资结构尽可能做到完整、合理、公平。
二.实施范围:
薪酬改革方案经教代会通过之日在职、其他聘用职工列入本次薪酬调整实施范围。方案执行起始日为2018年1月1日。
三.薪酬结构:
1.薪酬套岗:共分三大类: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工勤服务类。其中,管理类包含中层干部、一般职员二个级别九个档次;专业技术类包含高级、中级、初级职称三个级别七个档次;工勤服务类包含技师、技工、普通工三个级别六个档次。
2.薪酬结构内容及递增:
薪酬项目主要分为职务工资、职务津贴、岗位津贴、工作津贴、其它补贴五类基本内容。其中,职务工资、职务津贴、岗位津贴是月收入基数,按职工所担任职务、职称,岗位责任分类分档次依次递增。
1)职务工资:职务工资是职工所任职务的体现,约占职工月收入的30%。每年按10%递增。
2)职务津贴:职务津贴是职工任职同一级别岗位年限的体现,随职工任职岗位年限而变动,占职工月收入20%。职工在同一岗位工作满二年递增10%,同一岗位递增十年封顶。
3)岗位津贴:岗位津贴主要体现岗位绩效工资与工作年限补贴,占职工月收入50%。岗位绩效工资相关年度考核必须合格,工作年限补贴设统一增长额度,职工济光工龄满三年增200元。
4)工作津贴:
工作津贴是岗位增量工作的体现。不同岗位的职工承担同一增量工作,享受增量工作津贴。工作津贴不列入基本月收入内容,承担相应工作期间享受,不承担相应工作则停发。
5)其它补贴:
即原工资构成中交通、伙食、通讯费项目,本次薪酬改革予以保留,发放规则依旧。
特殊技术岗位补贴:部门申请,经院务会和薪酬改革领导小组批准执行。
四.薪酬改革工作关注点:
1.关注专业技术人员、教学第一线教职工;
2.关注年青人的薪酬收入水平;
3.关注低收入教职工;
五.薪酬改革工作回顾:
1.5月中旬启动薪酬改革工作,对薪酬体系框架结构进行了初步的制定,形成方案一,并进行了测算。
2.6月28日,向薪酬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汇报,听取意见,修改方案,形成方案二。
3.7月12日,向薪酬改革领导小组(扩大)、中层干部会议汇报,听取意见,修改方案,形成方案三。
4.9月10日,向第三届教代会工会委员、工会主席及教代会组长联席会议汇报,原则上通过方案。
5.期间多次向董事长汇报工作情况,得到董事会的支持和指导。
6.9月25日,学院正式发文《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薪酬改革方案》,并决定在近期推进。
7.10月8日第一批在职(缴金)教职工的工资按薪酬改革方案发放。并分三个月补发1-8月增资部分。
8.11月8日第二批在职(不交金)教职工的工资按薪酬改革方案发放。分二批补发1-9月增资部分。
9.目前,薪酬改革工作已基本结束,补发工资部分也如数到位。
六.薪酬改革实施情况分析:
1.基本数据:
1)薪酬改革惠及人数:201人;
2)总体增加金额:全院月增加额35万,年增加额420万;
3)调整额度:个人增资最高 3350 /月,一般均在2000元左右。
2.按岗位分类情况:专业技术人员、辅导员增资幅度大,占增资教职工
总数的65.2%,增资幅度最大,体现关注专业技术人员、教学第一线教职工原则;
3.按收入层次分类情况:原收入偏低的教职工增资幅度明显,体现关注低收入教职工原则;
4.按年龄层次分类:35岁以下教职工增资幅度最大,占增资总数的43.8%。其次是35-44岁年龄段教职工,占增资总数44.3%。体现关注年青教职工收入水平原则。
七.薪酬改革工作实施成效:
1.薪酬改革方案惠及人数201人,范围广,惠及面大;
2.增资幅度较大,尤其是年轻人、专业技术人员,低收入教职工提升较快,使教职工感受到学校的关怀;
3.设置一定的级差,有上升空间,有引导导向作用;
4.在岗位津贴中,设置了济光院龄,而且上不封顶,鼓励教职工扎根济光,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多做贡献。
人事处
2019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