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光教〔2021〕4号
关于下发《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校本教材编写出版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系、部,各处、室、馆、中心、所:
为鼓励教师编写出版具有专业特色、实用性强的高质量教材,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特修订《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校本教材编写出版管理办法》。现将具体文件下发,请参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校本教材编写出版管理办法(修订)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2021年1月14日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校本教材
编写出版管理办法(修订)
为鼓励教师编写出版具有专业特色、实用性强的高质量教材,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我校用于高职学生课程教学所需的各类教材。
教材编写原则
教材编写依据学院教材建设规划以及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规范)、课程标准等,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就业创业。
(一)根据教育部新颁布专业目录要求调整专业或拓宽专业口径需要建设的教材。根据学校教学改革计划实施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需要建设的教材。
(二)反映学校重要科研改革成果,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教材。其它急需或实用性强,现有教材难以满足教学需要,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材。
(三)教材内容政治思想导向正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法治意识和国家安全、民族团结以及生态文明教育,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弘扬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努力构建中国特色、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理论范式和话语体系,防范错误政治观点和思潮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内容坚持职教特色、先进性,与时俱进。公共基础课程教材要体现学科特点,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专业课程教材要充分反映产业发展最新进展,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及时吸收比较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
(五)符合高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对接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理念,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优化课程体系的需要,专业课程教材突出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强调实践性。适应项目学习、案例学习、模块化学习等不同学习方式要求,注重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案例等为载体组织教学单元。
(六)编排科学合理、梯度明晰,图、文、表并茂,生动活泼,形式新颖。名称、名词、术语等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质量标准和规范。倡导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形态教材。
三、教材编者条件
(一)我校为第一主编单位,我校教师作为第一主编
主编(第一主编)在出版前须向学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委员会提交编写出版教材的书面申请。主编(第一主编)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属于学院在职教师(含各类技术人员);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有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遵纪守法,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形象和师德师风。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政治敏锐性强,能辨别并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的政治观点和思潮。
3.具有一定高校工作经历,能正确理解党的教育方针,了解高职教育的现状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有较好的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基础,熟悉专业课程标准。原则上讲授过本教材所对应的课程或对课程内容有一定研究,并取得相应成果。
(二)我校非第一主编单位,我校教师作为参编人员
编者(参编作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属于在职教师(含各类技术人员);具有助教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有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遵纪守法,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形象和师德师风。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3.能正确理解党的教育方针,了解高职教育的现状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有较好的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基础,熟悉专业课程标准。
四、教材编写标准
1.编写教材应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规律。教材应没有政治性错误,不泄露国家机密。
2.教材的编写要体现现代高职教育思想,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教学适用性。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全面、准确地阐述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取材合适,深度适宜,结构严谨,理论联系实际。尽量反映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成就、新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教材的编写实行主编负责制,按照“文责自负”原则,主编对书稿的质量负全责。教材编写团队应具有合理的人员结构,包含相关的专业领域专家、教研人员、一线教师、行业企业人员或能工巧匠等。
4.教材编写要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标准为依据,保证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做到精选内容,主次分明,由浅入深,详略恰当,力求精练,通俗易懂。教材编写过程中应通过多种方式征求各方面特别是一线师生和企业行业意见,修改、完善教材。
5.书稿要按照教材编写体例要求编写。绪、正文、习题、思考题、索引、参考文献齐全。文字规范,语言流畅,表达严谨,文图配合恰当,图表清晰准确,标点、符号、公式、数据、计量单位符合国家标准。
6.教师在编著教材过程中,应注意职业道德并具备知识产权意识,尊重他人的知识成果和著作权,避免侵权。
7.曾经出版过需要修订的教材,修订时间与最近版本出版时间间隔至少三年以上(以版权页日期为准),再版教材内容更新比例不低于版面内容的20%。
五、教材审批程序
(一)编者提出校本教材编写出版申报,同时附教材编写大纲、拟出版教材初稿,上报所在二级院、系(部)建材建设与管理委员会。
(二)各二级院、系(部)组织院教材建设与管理委员会进行初审后,再将拟推荐出版的教材清单及申报资料统一报送学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审议审批。
(三)学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所申报材料进行论证,论证结果报学院党委审定备案,并公示教材出版审定结果。
六、其他
(一)未尽事宜由学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
(二)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三)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