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是当今提高大学生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学习精神和综合素质整体性提高的重要举措。良好的学风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建立并完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将学风建设工作常规化,积极建设优良学风。
一、学校高度重视、成立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为构建我校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我校成立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党委副书记担任委员会主任,各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委员,定期开会研讨,指导我院学风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学校树立以学生为本、从实际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理念;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引导,加强专业认知教育,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内在动力;以师德、师风、教风建设带动学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完善教学督导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风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加大管理力度、以管理促进学风建设
制定学风建设目标,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氛围、学习目标、考风考纪和校园文化环境方面进行学风建设。培养学生具有勤奋好学的学习精神,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具有较强的专业意识,使学生在学好基础课、专业课前提下,掌握通用工作技能和专业应用技能,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扬“求实求新、人人成才”的校训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具体措施如下:
1.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充分利用展板,横幅,海报等形式,利用学校官网、济光学工、青春济光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宣传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在全院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学风建设深入开展。
2.严格课堂出勤管理
严格执行课堂考勤制度,对于迟到、旷课、早退的学生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对于学生干部无故旷课,经教育仍不改正的,免去其职务;对于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出现无故旷课,经教育仍不改正的,延迟推荐发展和转正。
3.规范课堂学习秩序
明确教师为课堂第一责任人,在上课期间负责督促学生集中精力听讲,认真做好笔记,课堂上严禁出现玩手机、睡觉、吃零食等行为,提高学生抬头率和学习效率。辅导员协助任课教师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
4.加强寝室学风建设
营造浓厚的寝室学习氛围,倡导学生按时作息。严禁正常上课时间在寝室滞留、睡懒觉;严禁在上课期间、午休期间、晚休期间在寝室打游戏;杜绝晚归和夜不归宿的现象。
5.严格晚自习管理
大一新生统一到指定教室上晚自习,学生会学习部、纪律部认真检查晚自习出勤情况,及时上报检查结果并对缺勤同学进行通报批评。倡导其它年级学生主动到教室、图书馆等学习场所上晚自习,提高学习成绩。
6.评优助困,强化学风
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奖学金、助学金评选活动,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帮助困难学生,促进学风建设全面推进。通过评选国家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学院奖学金、同·济奖学金、退役学生奖学金等形式表彰优秀,树立榜样;通过评选国家励志奖学金激励贫困学子勤奋刻苦学习;通过国家助学金、校内勤工助学等形式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7.严肃考风考纪要求
各班级适时开展诚信教育相关活动,加强诚信应考教育。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学校考试管理规定,诚信应考,自觉遵守考场纪律,严禁作弊,如有违反,一旦查实,将按照《上海济光职学院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理条例》,视情节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通过学风建设相关举措,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和就业观;课堂出勤率高,迟到、早退、旷课、抄袭作业以及不遵守课堂纪律的现象明显减少,课程考试不及格率明显下降;学生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积极参加校内外举办的科技和学习竞赛活动;学生能做到诚信应考,考试作弊现象基本杜绝。
三、以活动为载体,丰富学风建设的开展形式
1、传承红色文化,弘扬党的精神
2023年6月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济光学院特聘教授、李占才工作室主持人李占才教授通过云端方式为2023届毕业生讲毕业最后一课《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引导济光青年一代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勇于奉献、肩负责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23年10月校党委书记姜富民和校长胡展飞分别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和“坚定理想信念练就强国本领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负韶华、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主题为济光学子讲解开学第一课,同学们通过聆听开学第一课,备受鼓舞,立志成为在各自领域不可或缺的优秀人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落实新生安全教育工作,提升新生的安全防范意识,2023年9月21日下午在宝山校区圆形会议厅,学工部社区管理中心邀请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杨行派出所副所长曹政,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杨行派出所警官葛云永和上海市宝山区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邱梁来校开展了“2023级新生安全第一课”安全教育讲座。讲座主要分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反邪教反恐怖主义宣传,消防安全知识三个部分。共计105名师生现场聆听讲座,三千余名师生于各分会场参加讲座。
9月22日,校资助中心召开“青春承载梦想 奋斗成就未来”新生主题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刘丽、副校长王云飞、副校长孙遥以及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和直属党支部书记、2023级辅导员与50位2023级新生代表共同参加,座谈会拉近了新生与学校的距离,帮助新生更好适应大学生活。
9月28日,经过学生社区管理中心组织招新、面试和审核,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自治管理委员会成功纳新。自管委将通过组织学生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勤工助学、实践锻炼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管理、楼宇建设。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学风建设
(1)加强劳动教育。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载体,将“大国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实践全过程,把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培育学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形成具有民办高职院校特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学校在2023年劳动教育宣传月,以“劳动淬炼成长 实践创造幸福”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用行动诠释并弘扬新时代青年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的劳动精神。
(2)加强美育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全面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整体素质。根据市教卫工作党委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了美育节活动方案,组织开展美育节师生主题教育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营造热爱美创造美的良好氛围,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3)依托校庆契机,丰富校园社区文化。10月25日,“一站式”学生社区协同育人中心成功举办校园集市嘉年华特别活动,庆祝建校30周年。特色美食、校园文创、互动游戏、节目表演等丰富的艺趣活动使学生社区成为济光学子展示的舞台、挑战的赛场、探索发现的乐园,校友们、师生们在欢乐的气氛中感受到不一样的趣味,沉浸式体验愉快的校园时光!
四、改进措施
我校学风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坚持以教育和惩戒相结合的手段,使学风建设充分渗透到我校各项科研教学活动中去,形成从师生到院系到学院的全面良好健康的学术氛围,净化学风环境,为此,2023-2024学年计划具体改进措施有:
1、进一步加大对学风建设重要意义的宣传,大力宣传师德高尚、学风优良的典型师生事迹,通过专题报告、研讨、论坛等形式对学风建设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使学风建设深入人心。
2、利用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优势,强化监督管理过程,及时更新教育部及国家最新的学风建设工作各项规章制度。
3、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建设,将学风的考量纳入到学生综合素养学分的考核范围中,形成综合全面的考核体系,有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和保持。
总之,学风建设工作任重道远,我院将继续高度重视,从各方面落实工作,加强学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