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网站地图

我校学前教育学院“玩教具研习”校·园双师协同育人教学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12-17浏览次数:10

为推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创新,深化“校·园”双师协同育人。12月12日下午,我校学前教育学院在杨浦校区七号楼多功能实训空间举办“乐学·慧玩”课堂玩教具研习校·园双师协同育人教学研讨会。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爱华,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小幼教师部副部长徐则民,上海市游戏教育研究所所长洪晓琴,静安区教育学院正高级教师吴月萍,南西幼儿园副园长王斐,常熟幼儿园副园长陈慧洁,吴江幼儿园副园长黄政,小棋圣幼儿园副园长丁佳,我校副校长王云飞,教务处处长王娟,学前教育学院顾问桑佩军,院长方慧,副院长傅晨,专业主任金晔等出席了本次研讨会。我校学前教育学院全体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由我校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傅晨主持。

我校副校长王云飞在致辞中指出,学前教育学院成立以来,在专业建设和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创新,立足于职业教育“理实一体”的、目标定位,致力于办好社会需要、行业认可、彰显济光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希望借助今天的研讨活动,能够进一步汇聚智慧、创新发展,在理念与实践层面达成更多共识。

我校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方慧作了题为《指向幼师核心素养提升的“校·园”协同育人——思考与实践》专题汇报。她从构建指向幼师核心素养提升的“校·园”协同育人体系思考和玩教具研习“校·园”双师实训教学的理念与实践两方面进行阐释与分享。她指出,学前教育学院玩教具研习“校·园”双师实训教学,将锚定“以玩具材料研思为径,筑牢幼师生成长之基”核心理念,通过设定进阶任务的行动导向教学,帮助学生从“会玩”到“慧玩”,充分彰显双师协同优势,达成“理实一体融合、立足幼儿立场、实践智慧丰厚”的课程教学成效。

学前教育学院教师王玉景和小棋圣幼儿园丁佳老师共同为大家带来现场实训教学《乐在“棋”中,慧玩玩具——益咕思维玩具 N 种玩法探究》。

受邀专家与参会老师来到玩教具研习实训室,一同观摩了区域实训教学。执教教师根据不同游戏材料特点,构建个性化实训模式,与同学们在“语趣宝盒”“趣探光影”“趣玩无限”“趣搭积木”“玩来玩趣”“悦拼越慧”六大区域进行了实训教学。学前教育学院谢黄偲老师和吴江幼儿园卢茜老师先后分享了自己的实践感悟。

静安区教育学院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吴月萍指出,双师协同的教学模式高度顺应了学前教育发展对幼师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凸显了高质量意识与行动力,将“向儿童学习”理念在职前培养中“前置植入”对其未来专业成长的意义重大,同时,肯定了我校学前教育学院与一线教育实践紧密对接和资源共享的做法。

上海市游戏教育研究所所长、特级园长洪晓琴表示,在双师实训教学中感受到了数字赋能的有效运用,体现了学生高效“输入”和有效“输出”。双师模式的创新给予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机会,是“主动的参与”,而非“被动的接受”。玩具材料的研习过程中,“新发现、新问题、新智慧”不断涌现,提升了“研读幼儿、研究幼儿”的专业内核。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小幼教师部副部长、上海市特级教师徐则民对学前教育学院人才培养的理念革新与实践创新样态给予高度肯定。她指出,如今的幼儿园课程正发生深刻变革,幼师生的职前培养也需要与时俱进,校·园协同的创新探索,让双师的育人过程之间不再是两条“平行线”。通过聚焦幼儿的真实游戏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和解读能力,树立“儿童视角”,真正“读懂孩子有意义的学习”。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爱华对学前教育学院“玩教具研习”校·园双师协同育人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她强调,双师协同育人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惠共赢,提倡高职院校教师应与幼儿园教师建立紧密的学习共同体,聚焦幼儿教育实践中的“真问题”,开展深度研讨与研究型教学。同时,华教授还强调,要继续探索将这一教学模式引入其他专业课程,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自信态度、问题意识与表达能力,真正实现职前职后一体化,全面助力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我校学前教育在校· 园优质教育资源有效整合与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未来,我校学前教育学院将更加紧密地与行业一线携手合作,以培养学生幼师专业核心素养和可持续性岗位胜任力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为学前教育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提质、赋能、助力。


版权所有 ©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水产路2859号 邮编: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