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上海国际邮轮产业学院成立仪式暨国际邮轮人才培养创新发展论坛在我校隆重举行。 上海市民办高校党工委副书记江鸿波、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副处长王波,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航运和邮轮经济专委会名誉主任、中国邮轮发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孙卫国,宝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淑红、副局长宁学敏,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原副主任顾国萍,上海市建设协会副会长顾建国,同济大学科技园副总经理赵念,上海吴淞口文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宝忠,地中海邮轮船务(上海)有限公司人事总监王吉炜,皇家加勒比游轮船务(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亚洲区主席刘淄楠,上海蓝梦国际邮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陆光原,上海华洋海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包仁松,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徐红副书记,华夏国际邮轮有限公司人力总监吴健等众多企业嘉宾莅临现场,我校校长胡展飞、党委书记姜富明、副校长孙遥,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经济管理学院师生出席启动仪式。会议由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林俊主持。
成立仪式开始前,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张迺英教授向大会汇报了上海国际邮轮产业学院筹备工作情况。
成立仪式上,胡展飞校长对与会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上海国际邮轮产业学院是在当前邮轮经济强劲复苏背景下的必然选择,邮轮人才的培养是推动邮轮产业迈向更高水平的关键要素。学校历来高度重视产教融合,自产业学院启动筹备工作以来,从项目方案优化到企业调研,得到各级政府、行业协会以及邮轮企业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宝山区政府及宝山区人社局的政策指导和大力支持。产业学院的成立,必将有力促进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国际邮轮产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尤其是规划开启中国特色邮轮人才标准的制定工作,对于培养符合邮轮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技术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上海市民办高校党工委副书记江鸿波代表上海市教委向上海国际邮轮产业学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近年来,随着邮轮经济的蓬勃发展,邮轮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上海国际邮轮产业学院成立正逢其时。就产业学院的未来建设发展,江鸿波副书记提了三点期望:一是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站位,把学校办学和国家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融合;二是要加强国际合作,加快对外开放,在与国际同行合作交流过程中,补短板、提质量,加快上海国际邮轮产业学院的发展;三是要发挥资政启明的作用,加快智库建设。整合校内多学科优势,组织学者进行科研,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为政府提供政策咨询产生社会效益。
会上,上我校分别与上海吴淞口文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地中海邮轮船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伊敦康得思酒店签订了校企合作办学战略框架协议,与上海吴淞口文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地中海邮轮船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蓝梦国际邮轮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洋海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华夏国际邮轮有限公司7家单位共同签署了上海国际邮轮产业学院合作备忘录。
上海市民办高校党工委副书记江鸿波与我校校长胡展飞共同为上海国际邮轮产业学院揭牌,我校党委书记姜富明、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航运和邮轮经济专委会名誉主任、中国邮轮发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孙卫国、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副处长王波、上海市宝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淑红、同济大学科技园副总经理赵念,共同上台见证。之后,领导们分别为产业学院7家合作单位授牌。
在全体嘉宾和师生的见证下,台上18位领导同时按下按钮,上海国际邮轮产业学院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后,国际邮轮人才培养创新发展论坛主题演讲开讲。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航运和邮轮经济专委会名誉主任、中国邮轮发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虹口区原区委书记孙卫国以“邮轮,向中国驶来”为主题在论坛首先发表了演讲。他从邮轮产业的过去、邮轮产业的发展、邮轮经济的特色、上海邮轮的演变、中国邮轮发展的困惑五大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当前邮轮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上海国际邮轮产业学院的成立充分体现了产学研结合、政企校合作,并对产业学院寄予厚望。
来自菲律宾的Magsaysay Center for Hospitality and Culinary Arts (MIHCA)主席Paolo Santino Guevara 以视频的方式向上海国际邮轮产业学院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提到产业学院的成立,必将增强邮轮人才的就业潜质,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并提升邮轮产业链的发展,这是一项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举措。他认为产业学院的成立,为教育和产业的融合并取得非凡成果,提供了优秀的示范样本。作为一家面向全球邮轮行业输送优秀人才的知名机构,MIHCA在培训和教育方面制定了全球化的标准。通过运用MIHCA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海国际邮轮产业学院能够培养出既具备专业技能又拥有多元文化理解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双方合作可以为中国特色的国际邮轮服务共同制定标准,以满足亚太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期待双方共同努力,通过培养人才、整合资源、加强国际合作,为邮轮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引领行业达到全新的高度。
皇家加勒比游轮高级副总裁、亚洲区主席刘淄楠博士从邮轮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对中国邮轮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分享交流。同时,从邮轮企业的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要打破传统、创新邮轮人才培养模式,真正为行业和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中国邮轮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位嘉宾的精彩演讲,不仅生动地展现了邮轮产业的广阔前景与无限潜力,也深刻揭示了上海国际邮轮产业学院在未来发展中所肩负的使命任重而道远。嘉宾们的演讲,为上海国际邮轮产业学院的成立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注入了强大动力。
当前宝山区正着力推进“北转型”,建设“一地两区”,重点发展“六大产业”,着重发展邮轮旅游。上海国际邮轮产业学院的成立,紧跟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发挥院校和企业的优势,为邮轮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上海国际邮轮产业学院将通过创新“政行企校”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平台实现产业经验和专业教育融合、社会实践与业务发展融合、产业发展与专项研究融合、人力资源与人才培养融合、整体战略与区域资源融合、品牌战略与社会形象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提升邮轮人才培养质量,共同培养区域经济发展的紧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