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我校设创学院与商贸旅游学校共同组织了2024级广告艺术设计贯通专业全体学生及部分数字影像技术专业优秀学生,前往同济大学艺术传媒学院进行专业建设与产业前沿动态的调研考察活动。“同济研学”是济光设创学院职普融通、贯通培养模式的关键节点——完成中职—高职纵向培养后,横向对标本科、硕士学术与产业双高标准,进而将“五年一贯制”升级为“五年可视化成长路径”。
团队由设创学院赵培忠书记带队,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主任范业闻、动漫专业副主任李奕飞和商贸旅游学校专业负责人阮毅、24广告设计班主任姚见责、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初昱希以及35位同学参加。同济大学艺术传媒学院实训中心主任(兼任我校设创学院动漫专业主任)金云水、动漫专业教师黄岱颖、以及学生代表:李润泽(广告专业研究生)徐铉植(动画专业研究生)、王梓名(广告专业本科生)、罗思玥(动画专业本科生)、姜楚怡(动画专业本科生)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在同济大学视觉传媒学院金云水主任的热情接待与全程引导下,同学们深入同济课堂、实验室和展览空间,观摩毕业作品、体验前沿技术、对话同济优秀学子,在跨界交流中拓宽视野、激发动力,深刻感受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时代趋势。
同学们首先参观了同济大学2025届优秀毕业作品展及公益广告展。一幅幅创意十足的海报、一件件技术精湛的动画、一组组发人深省的公益广告,无不展现出本科院校学生扎实的专业能力与突破性的创作思维。广告专业研究生学长为大家细致讲解创作理念与执行细节,济光学子认真聆听、踊跃提问,在交流中表现出对创意设计与执行落地的浓厚兴趣。
大家还共同观看了同济大学2025届动漫专业毕业设计视频作品。从叙事短片到实验动画,从二维手绘到三维建模,每一部作品皆凝聚着同学们数年专业学习的思考与探索。在观影厅内,济光学子沉浸于光影视听世界,聆听学长学姐分享创作心路。他们坦言,这些作品不仅技术层面令人赞叹,更折射出创作者对社会、文化、科技的深刻洞察。“我们看到了差距,也更明确了前进的方向。”一位济光学生如是说。
紧接着,师生们走进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多个高规格实验室与工作室,实地感受“艺术+科技”的教学与实践氛围。在XR演播实验室,大家在黄岱颖老师的指导下体验大空间VR游戏作品,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世界中感受沉浸叙事的魅力;球幕实验室中,360度环绕视听系统营造出极具冲击力的感官体验,呈现了新媒体艺术在展演、科普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动画工作室,学生自主研发的VR游戏作品成为焦点,戴上设备的那一刻,奇幻场景扑面而来,技术的魔力变得可触可感。
同学们还陆续参观了录音棚、绿幕抠像区及其他毕设展区,全面了解从声音设计到后期合成、从概念提出到成品输出的完整创作流程。“这次参观让我系统认识到专业创作背后的技术链条,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团队协作更是核心。”一位同学在交流中感慨道。
座谈交流环节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交流会上,济光学子与同济大学广告、动画等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围绕专业学习、项目实践、职业发展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同济学子分享了参与跨学科项目的经验,强调团队协作与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也就考研、就业、创业等现实选择给出诚恳建议。济光学生积极发言,从“如何提升软件技能”到“怎样构建创意思维”,从“实习机会如何争取”到“作品集怎样打造”,问题务实而深入,回应真诚而充满启发。座谈会由同济大学视觉传媒学院金云水老师主持。他表示,此类校际交流不仅有助于学生拓展专业视野,更是推动职普融通、中高贯通联合教学的有效实践,为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共同成长搭建了良好平台。我校教师指出,通过走进高水平大学,学生不仅直观感受到行业前沿的技术与理念,更在交流中重新定位自我、明确未来方向。学院将继续推进与本科院校的深度合作,围绕产教融合主线,强化资源互通与模式创新,构建更多元、更开放的学习生态,为学生成长成才注入持续动力。
此次活动组织了对同济艺术传媒学院优秀学子毕业作品展、各实训空间以及各大工作室的观摩与参观;同时,创造了与同济大学教师代表、优秀学子进行交流互动的宝贵机会,积极汲取产教融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及职业规划的先进经验。这种跨专业的思维交流与碰撞,以及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有力推动了济光设创学院职普融通和中高贯通联合教学模式的发展——促使学子们在同济展望未来,在济光探寻前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