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年,学校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以《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为遵循,结合学校“源于同济、依托同济”的办学特色与 “十五五” 规划开局要求,系统推进依法治校各项工作,着力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现将本学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顶层设计,压实法治建设责任
(一)完善治理体系,规范决策流程
严格落实“党委政治把关、董事会依法决策、行政班子按章程执行、师生民主监督” 的内部治理架构,将 “师生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 五项程序贯穿重大决策全过程。本学年召开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中,16次涉及法治工作专题研讨,对学校章程修订、规章制度完善、重大校企合作项目等关键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确保决策科学合规。
(二)压实第一责任,健全考核机制
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依法治校“第一责任人” 职责,亲自部署章程实施、制度建设、法治队伍培育等重点工作。将依法治校成效纳入校级领导班子述职述廉与各级干部考核核心指标,把法治观念、法治素养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推动各级管理人员带头依法履职、依规办事。
二、健全制度体系,夯实依法办学基础
(一)深化章程实施,优化制度供给
以章程为核心,开展校内规章制度系统性梳理与修订,形成“分类科学、层次清晰、运行高效” 的制度体系。将章程纳入教职工入职培训、新生入学教育、干部能力提升课程。学校依托 “定期清理 + 动态更新” 机制,学校新发布校内规章制度47件、废除0件、修改 2 件,进一步梳理规范教师管理、学生培养、教育教学、资源配置等关键领域制度,健全规范性文件立、改、废全流程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依法治校筑牢制度根基。
(二)创新管理模式,强化风险防控
探索AI 赋能合规建设,搭建校内规范性文件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文件起草、审查、公布、查询全流程智能化。严格执行 “基础审、专项审、法律审” 三位一体合同管理机制,依托合同管理系统完成 312 份各类合同审核,发布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等制式合同范本15类,有效防范经济法律风险。同时,制定《学校 AI 应用安全管理规范》,防范教育教学场景中 AI 使用的法律风险。
三、深化民主监督,提升治理效能
(一)拓宽参与渠道,保障师生权利
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作用,全年召开“双代会”2次,审议通过《教职工薪酬调整方案》《学生管理规定修订案》等重要文件。常态化开展校领导联系师生座谈会、新生代表恳谈会等活动10场,保障师生依法有序参与学校管理。
(二)规范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严格落实信息公开制度,聚焦招生就业、财务收支、校企合作、职称评审等重点领域,通过校园网、公示栏等渠道主动公开信息。优化信息公开申请流程,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以公开促规范、以透明提效能,自觉接受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监督。
四、健全救济机制,保障师生合法权益
(一)完善权益保护制度
修订《教职工手册》《学生手册》,明确师生权益保护与救济流程。健全教师、学生申诉制度,设立申诉处理委员会,规范听证程序,对涉及师生重大利益的处理处分事项,均组织听证或合法性审查,确保程序公正。
(二)强化安全风险防控
针对学生实习、实训教学、校园活动等高频风险领域,投保人身意外险、公共场所公众责任险等险种,构建风险分担机制。梳理各类安全法律风险点46项,修订《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学生宿舍防火用电安全管理规定》《实验(实训)室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办法》等制度,开展应急演练,提升风险化解与应急处置能力。
五、厚植法治文化,强化育人功能
(一)分层开展法治教育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组织干部、教师法治培训6 场;把法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思政课全面渗透宪法法治精神,开设《职业法律实务》《民法典与大学生活》等公选课,实现法治教育 “计划、课时、教材、师资” 四落实。
(二)丰富普法实践活动
依托同济大学、上海市政法类高校优质资源,围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宪法宣传周” 等重要节点,开展模拟法庭、法院观摩、法治讲座进校园等活动 18 场。建设校园法治文化长廊 2 处、普法图书角 6 个,举办法律知识竞答、法治辩论赛等活动,覆盖师生 7000 余人次,营造 “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的浓厚氛围。同时,将法治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严守从教行为底线,杜绝学术腐败与违规违纪行为。
六、工作成效与下一步计划
本学年学校依法治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内部治理更加规范,法治意识深入人心,办学合规性持续提升。下一步,学校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聘请法律专家、律师组建顾问团,开展常态化培训;二是深化AI 在法治治理中的应用,完善规章制度案例库大模型与 “高效办成一件事” 数据平台;三是持续强化法治文化建设,创新普法形式,推动法治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深度融合,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依法治校向纵深发展。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办公室
2025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