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公开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最新信息公开
发布人:设计创意学院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07日 点击数: 16
-->

近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上海市学生职业体验日活动在各职业院校火热开展。2025 年 5 月 24 日、6月7日,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杨浦校区成功承办三场活动并完美收官。

本次活动由设计创意学院全力承办,在学院和各专业主任与教师的悉心策划与周密安排下,充分整合“蒋国兴技能大师工作室”、“济艺坊” 以及非遗创新基地等优质资源,以 “AIGC 科技艺术 + 传统工艺传承” 为核心主题,精心设计了三大特色子项目。“智绘非遗 - AI 助力创新非遗艺术”、让科技赋能传统艺术;“体验陶作 - 手捏茶宠神兽”,带领参与者体验指尖上的陶艺魅力;“水生繁花 —— 玩转扎染”,则展现传统草木染工艺的独特风情。

活动当天,在设计创意学院志愿者同学的热情引导下,来自上海市的近百名中小学生及家长走进校园。他们沉浸式体验各项目,深度感受设计与创意的多元魅力,在科技与传统的交融中,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职业探索之旅。

AI 创想课堂:数字技术点燃艺术灵感

智绘非遗- AI助力创新非遗艺术项目由设计创意学院孙俪老师负责,孙老师是设创学院创意绘本工作室主持人,工作室每学期开设创意插画与绘本设计课程,近年来积极响应 AI 赋能艺术设计政策,全面引入 AIGC 技术助力教学,帮助学生学习运用人工智能。同时,工作室以非遗艺术为核心,通过 AI 技术注入创新形式,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并承接国内外实践项目。

此次活动将AI 技术与传统非遗技艺为特色内容,邀请中小学生走进济光校园,领略 AIGC 科技赋能艺术的魅力,感悟工匠精神、体验非遗技能,将 “艺术带回家”,以多维度实践激发对传统文化与科技发展的兴趣。

陶艺手作体验:陶土塑型里的文明传承

体验陶作-手捏茶宠神兽项目由设创学院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主任王云霞老师负责,王老师也是设创学院陶艺工作室主持人,陶艺工作室是开展集教学、科研、创作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性实训空间。工作室设备齐全,主要服务于学校和学院各专业的陶艺课程的建设、开发文创产品、拓展课程的外延,工作室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指导,在学术平台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空间艺术专委会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协会(IAC)定期进行技术交流与学术探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此次陶艺体验通过“中华小神兽茶宠”制作,让中小学生走进传统文化,了解中华茶文化与陶艺的关系,喜爱并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王老师通过教学视频与传统文化讲解,带孩子们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与工艺的深厚底蕴。在实操环节中,揉泥、塑形、修坯等步骤渗透着“工匠精神”,孩子们发挥想象、专注塑造憨态可掬的小神兽形象,在反复调整中体验传统手工艺的耐心与温度。

扎染非遗实践:布帛间的色彩魔法

“水生繁花 —— 玩转扎染”项目由设创学院邓佳睿老师负责,邓老师是设创学院非遗工作室主持人,非遗工作室依托非遗创新基地,集陶艺、版画、砖木雕、剪纸、扎染等教学的开放式空间集群,现有实训空间一千多平方米,设施设备齐全。此次项目充分发挥基地美育实践的社会辐射力,满足各年龄段学生的美育需求,带领大家通过实践体会中国传统扎染文化的魅力,将好奇转为热爱。

活动中,邓佳睿老师以“扎结防染” 原理为切入点,揭秘国家级非遗技艺的千年密码。孩子们化身 “纹样设计师”,通过捆扎、染色等工艺创作粉紫渐变手帕、蓝白相间帆布包等作品。项目通过观看教学示范,让中小学生认知非遗传统扎染工艺与材料,感受中华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也是 “活用非遗、上好大思政” 的创新实践。

设创之声:以体验为桥,筑梦创意未来

“科技为艺术插上翅膀,传统为创意奠定根基。”本次活动作为职业教育向中小学的开放展示,是“创新思维” 与 “文化根系” 的双向培育,也是面向未来社会艺术培训的预演。从 AI 数字创作到传统手工艺实践,孩子们在跨领域体验中拓宽视野,为学院探索 “产学研用” 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视角。未来,学院将持续打造 “科技 + 文化” 特色体验项目,搭建职业启蒙与文化传承的桥梁,让更多青少年通过 “做中学” 发现设计与创意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