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公开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最新信息公开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贾须茹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0日 点击数: 10
-->

6月18日,我校2025届毕业生迎来了意义非凡的“最后一课”。学校特别邀请到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我校特聘教授——李占才老师,本次授课以《学会与人沟通积极融入社会》为主题。李教授是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李占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曾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人物,上海市育才奖,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思政课“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3年前,李教授为刚踏入大学校园的2022级同学们讲授开学第一课,如今再次走上讲台,为即将踏入社会的这届学子们传授沟通的智慧与艺术,为他们的人生新征程点亮一盏明灯。

李教授从“沟通”二字的历史字义切入,带领同学们回溯其根源。“沟”,在古代有沟渠、水道之意,象征着连接与疏通;“通”,则意味着通达、顺畅。从历史的维度来看,沟通自人类诞生起便至关重要,一直都是社会运转和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纽带。通过对字义的解析,同学们深刻理解了“沟通”不仅是名词,也是言语交流的动词,更是心灵的连接与思想的互通。

李教授结合社会生活中的恋爱、家庭和职场等场景,用丰富的案例生动地阐述了如何进行高效的人际沟通。李老师强调,沟通要注重信息的准确传递与及时反馈,其核心并非说服别人,而是寻求双方共同认可的内容。人际沟通的桥梁在于信息的传播与反馈,而表达与倾听则是最基本的要素。有效的表达能够清晰传递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而认真倾听则能让对方感受到尊重,同时获取更多信息,为沟通奠定良好基础,学会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李教授深入讲解了沟通的原则,即双向原则、平衡原则、整分合原则和有效原则。在阐述这些原则时,李老师特别强调了尊重在沟通中的重要性。尊重对方的观点、身份、差异、文化背景等,是建立良好沟通关系的前提。只有以尊重为基础,沟通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多年以来,李占才教授作为学校关工委“五老”成员,辐射带动青年一代成长成才,逐渐成为大学生们政治上的引路人、思想上的知心人、学习上的传授人和生活上的贴心人。李教授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案例让同学们深受启发,感悟颇深。不少同学表示,这堂授课不仅让他们对沟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他们即将步入社会后的人际交往提供了实用的指导。从初入校园时的懵懂新生,到即将踏入社会的有志青年,李教授用两堂课,陪伴同学们走过了大学时光的起点与终点,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这些沟通的智慧将助力济光学子毕业生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